最近又有所谓的“专家团队”用一项16年前的研究数据为佐证,“证实”了“每一滴酒都对身体有害”。然而济南世纪医院中医科张大夫认为:这些“研究成果”都是瞎扯淡。并对那些研究者提出了灵魂拷问:你们知道什么叫酒吗?

张大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:

一、古代白酒和现代白酒的区别

古代的白酒和现代的白酒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,主要体现在原料、酿造工艺、酒精度数以及饮用方式等方面。

首先,从原料上看,古代白酒的原料相对单一,主要以高粱和小麦为主,这是因为这些作物在古代是中国南北方的两大主要粮食作物。而现代白酒的原料则更加多样化,不仅可以使用高粱、小麦、玉米、糯米等多种谷类作物,还可以使用豆类、薯类等非谷类作物作为原料。

其次,酿造工艺方面,古代白酒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,主要通过自然发酵和蒸馏来完成。而现代白酒的酿造过程则更加精细,采用了高温蒸馏、低温发酵等现代科技手段,使得白酒的酿造过程更加精准和稳定,从而提高了白酒的口感和香味。

再者,酒精度数方面,古代白酒属于酿造酒,其酒精度数相对较低,通常在10%到18%左右,有些黄酒的度数可能会稍高一些,但总体上都属于低度酒。而现代白酒则属于蒸馏酒,其酒精度数相对较高,一般在40-70度之间,甚至可以通过反复蒸馏制得高达96度的酒液。

最后,饮用方式也有所不同。由于古代白酒度数较低,一般饮用量较大,且天气寒冷时不得不加热饮用,加热后的白酒味道更醇美,口感度数也会有所提高。而现代白酒由于酒性较烈,饮用量相对较小,且很少再加热饮用。

二、中医对酒的解释

中医对酒的解释具有多面性,既看到了酒的药用价值,也注意到了过量饮酒的危害。

首先,中医认为酒在中医药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,具有温中散寒、活血通络、行气止痛、驱邪辟恶、提效引经、改变药性、减毒、预防等多种作用。酒在中医临床应用十分广泛,许多经典著作如《五十二病方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本草纲目》等都有关于酒的记载。酒被认为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,具有温通经脉、舒筋散寒、通络止痛、引行药势之功,适用于寒滞经脉、瘀血内阻、风湿痹痛、筋脉挛急及导引药等。

然而,中医也强调酒属于湿热之品,不可久服大量服用,更不可嗜酒如命。过量饮酒可能引发肝脏疾病,甚至伤及其他脏腑。此外,酒辛,辛归于金,被肺管理,因此酒精中毒的人不能单纯的从肝入手,还要对肺进行诊断。

三、中医为什么说酒是百药之王

首先,酒在中医药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。自古以来,酒就被用作药物或药物的溶剂,其药用作用广泛,能通血脉、散寒气、解邪毒、行药势。酒被认为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,可以提高其他药物的效果,导引药物成分运行到病所,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。

其次,酒具有温通血脉、舒筋散寒、通络止痛等功效。在中医理论中,酒性温,味辛而苦甘,能够宣散药力,温暖肠胃,祛散风寒,振奋阳气,消除疲劳。这些特性使得酒在中医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湿痹、静脉痉挛等病症。

此外,酒在中药方剂中常作为药引,能够增强药物的效果,引导药物直达病所。酒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在中药配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酒虽然具有药用价值,但并非万能之药。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损害,甚至引发疾病。因此,在中医理论中,对于酒的使用需要遵循适量、适度的原则,不可滥用。

综上所述,中医称酒为“百药之王”是对其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的一种赞誉,但同时也强调了适量使用的原则。

张大夫强调:那些用一些16年前的数据为依托画几条曲线就得出定论说“每一滴酒都对身体有害”的“科学家”,请你们干点正事吧,不要再来忽悠中国人了,西方人酗酒比中国人厉害的多好吧?

最后张大夫提出饮酒建议:喝酒请喝粮食酒,饮酒需适量。如您因饮酒过量有任何的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济南世纪医院是一家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,附近患者可以就近就医。